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国家立法征询正在进行——来自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报道

发布时间:2023-12-15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人大

  11月29日,冬日里的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内暖意融融,又一场国家立法征询工作正在进行。10位参与者带着“心里话”有备而来,建言献策,一吐为快,让百姓心声直达全国最高立法机关、直抵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2021年7月,本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这是继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设立的第二家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两年多以来,该联系点相继完成了地方组织法、体育法、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爱国主义教育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21部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馈意见建议673条,被吸收、采纳、认可的达47条。

  此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展开立法征询,受邀者中,有在文物保护建筑里居住的老街旧邻,有致力于天津历史文化研究的文保志愿者,也有长时间关注文物保护修缮的媒体记者、建筑设计师、房地产运营商等,他们亲身参与立法,充分表达诉求。

  

  

  来自不同行业的群众围坐一起,展开立法征询,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责任心、使命感”

  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先后历经5次修正,并于2002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步入新时代,文物保护法又一次迎来了修订契机。

  “文物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一条,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拟改为‘传承’,这处修改得非常好!”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王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王靖退休前曾在和平区解放北路上的一家银行工作了几十年,对于这条路上的历史建筑颇有感情,退休后的身份是文保志愿者。他主张加倍珍惜这些历史建筑,在保护中加以合理地活化利用,使文物的价值得以传承。“继承”与“传承”,虽只有一字之差,在他看来却纵深有别、意境不同,“‘继承’是历史留下来的东西我们接得住,但仅仅接住哪行啊?我们还得继续往下‘传承’啊!”王靖说。

  王靖的话音刚落,张翔就立即提出建议。他是“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十多年间,他们致力于天津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他建议:在法律中应明确各级文物部门或执法机构及时关注公众针对文物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对破坏行为加大追责力度。

  文保志愿者刘剑辉是位“80后”,对天津历史建筑研究颇有见地,此次他带来的建议是针对文物建筑修缮工作的。他提出:“文物修缮工作应该是多维度的,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住建、消防等几家单位,应该是集纳建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施治,希望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有所体现。”为了挖掘到更多与天津近代历史建筑相关的资料,刘剑辉这些年自学了法语和德语,只为能看懂国外大学图书馆里的史料记载。

  和平区小白楼街树德里社区拥有5处文物保护建筑,分别坐落于新华路和烟台道。在立法征询会上,社区居民尹发生、张桂霞就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建议:“我们就是住在文保建筑周边的老住户,知道这些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通常这些建筑都已‘上了年纪’,要想住得舒服势必要进行修缮、养护,可文物建筑如何修、如何养?我们需要法律给出明确的指向,可别好心却办了错事。”

  两个小时的立法征询会,参与者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立法征询活动,一番表达后心情特别畅快。”刘剑辉说,“我准备了好几天,逐句阅读法条。当知道我的建议能直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时,那份责任心、使命感油然而生。”

  主持会议的和平区人大小白楼街道工委专职副主任谭洁说:“立法征询走实立法‘最先一公里’,今天各位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原汁原味’地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为修订文物保护法的参考意见。这是我们就这部法律修订召开的第3次征询会,已经有50多位各界群众线下参与,还有更多群众线上参与,征集到的建议已经超过了100条。”

  80岁的长者尹发生笑呵呵地说:“国家立法这件大事还得问问我一个老头子的意见和建议,你就说这是不是老百姓最信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的征询网络

  “‘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老百姓最信赖的民主!”讲话者叫王丽云,她是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开封道社区的居民。

  王丽云语气坚定,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她的建议被吸收进了“总则”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她之所以提出这条建议,还得从她居住的养和里小区说起。

  养和里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房龄已超过40年,居民们也都相继上了年纪。该小区于2022年下半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王丽云介绍说:“楼梯加装了反光条,如此一来楼梯间亮堂堂的;每隔几层加装一个折叠座椅,爬楼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一番改造触动了王丽云,她和楼内的老年居民非常受益。“我今年75岁了,住在7楼,这个座椅就是我的帮手。”

  2023年5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王丽云作为受邀群众之一,面对镜头讲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因为适老化改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她特别提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居民区适老化改造”的建议。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重视,被吸纳写进了法律,并且出现在“总则”之中。

  “这是不是意味着从现在起,全国范围内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时,都要考虑如何与适老化改造衔接起来?老百姓的声音能传递到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吗?能!”每当想到这些,王丽云总是发自心底地笑了出来。

  因为这条建议,王丽云收到落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感谢信,她将其珍藏着。

  如今王丽云多了一重身份,她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每当有新的法律、法规草案需要征询意见时,她都会先通读全文,遇到不理解的内容通过咨询、查询理解原意,再将严谨的法条转换成居民们听得懂的话语,找到与群众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大家兴趣的点,再到身边群众征求意见,积极为立法建言献策。

  小白楼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玫介绍说:“我们已经构建了基层立法联系矩阵,立足1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9个社区联络站、51个居民网格征集站、163家成员单位征集站、280余个社区社会组织和500余名信息员,一个辐射全市各层次、多元化的立法征询网络已经形成。”

  “过去老百姓觉得立法离自己很远,而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对国家法律提建议,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保障了立法能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刘玫说,“当然,我们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还会被充分赋能,比如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我们就迎来了一批可爱的小学生。”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课堂开讲了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天津市人大代表、和平区耀华小学校长张喜英回到了位于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人大代表之家”。这次不仅她回家了,她还带来了一批少先队员,一堂“沉浸式”的思政课在此开讲了。

  

  

  国家宪法日这天,耀华小学校长张喜英(左一)把少先队员带到基层立法联系点,置身其中讲思政课。

  “同学们,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联系点可不简单,它一头连着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一头连着普通的基层群众。”耀华小学思政教师庞晓曦引领着同学们现场授课,为孩子们讲明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随着老师的引导,孩子们来到一面照片墙,小白楼街道的全国人大代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的照片都被公示在这里。庞晓曦给学生们介绍说:“我们的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来自人民群众,也服务人民群众。”这时,一位同学眨着小眼睛,从照片墙上找到了平日里最熟悉的那个人。

  “张校长!我们的校长也是市人大代表。”孩子们议论着。张喜英校长接过了庞老师的话筒,给孩子们讲起了自己履职尽责的故事。

  张喜英校长乘坐地铁上下班,在她看来每座地铁站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作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赋予地铁站更多的文化功能。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想法,也是征询过很多学生家长的建议。于是,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职能单位立即会商,并着手落实。

  老师们把这堂思政课讲得鲜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提出问题展开互动。“校长,您作为市人大代表,您提出的建议都会被采纳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投票呢?”当沉浸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开课时,孩子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加深了理解。

  如今的小白楼街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综合体”。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玫说:“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这里提出的‘金点子’能够转化为立法为民的‘金钥匙’,使立法合乎民情、法律装满民意、执法贴近民心。当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被采纳时,‘全过程人民民主’这几个字的内涵也就越来越深刻了。”


原文链接:https://www.tjrd.gov.cn/xwzx/system/2023/12/12/0300296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