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议(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发布时间:2023-12-08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对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认为,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全面构建“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新格局为统领,以发展万亿级旅游产业为目标,突出旅游“双环线”布局、冰雪和避暑“双产业”架构,培育发展大旅游集群,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更好发挥旅游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一、加快发展冰雪和避暑旅游“双产业”。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充分释放山水林田湖草冰雪的丰富潜能,做大做强吉林独具特色的冰雪和避暑旅游“双产业”。以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胜地为目标,深化“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内涵,办好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冰雪丝路”世界发展大会。启动实施大型滑雪度假区扩容计划,充分挖掘查干湖、松花湖以及城市公园等冰资源潜力,精心组织各类冰雪主题活动,以全面推广“长白天下雪”为主线,创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冰雪旅游品牌。以打造世界级避暑胜地为目标,充分挖掘利用广袤森林、秀美山水等优质资源,建设长白山世界级山地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避暑休闲带”,拓展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带,让吉林成为消夏避暑首选目的地。

  二、丰富拓展旅游产品供给。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和联动效应,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商业、生态、体育、康养、美食等深度融合,加快从传统观光旅游向新产品、新业态、新体验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吉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将地域文化特质、内容、符号融入旅游载体。扩大长春电影节、音乐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活动,吸引游客跟着演出来吉林,赋予旅游更多文化内涵和更好文化体验。推进“农业+旅游”,充分发挥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村落建筑、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民宿客栈、农家餐饮、田园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旅游特色产品,盘活农业农村资源,打造一批景区镇、景区村,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进“工业+旅游”,用好“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品牌和老工业基地优势,结合我省全面构建产业新格局,开发推出一批涵盖工业记忆、先进制造、科创智造、工艺文创等主题的工业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培育工业旅游新业态。推进“商业+旅游”,精心规划景区城建设,高水平打造旅游、度假、商业、休闲、文化、娱乐、体育、美食多功能商业综合体和文化休闲街区,推动旅游与城市商业融合发展。推进“生态+旅游”,用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生态资源,盘活林业资源资产,加快建设长白山国家森林步道和运动基地,打造一批森林康养、体验、休闲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推进“体育+旅游”,加快吉林省冰雪运动中心建设,依托优势体育项目和优质冰雪资源,开发一批有吸引力的体育运动基地,积极策划、承办联办国内外体育赛事,吸引游客跟着赛事来吉林,加强赛事与文化旅游的联动组织,带动旅游消费。推进“康养+旅游”,利用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广泛开展疗休养合作,支持职工疗休养扩大覆盖群体,培育旅游新增长点。推进“美食+旅游”,积极宣传吉林饮食文化,开展吉林美食评选推介活动,办好各类美食节,广泛传播关东传统美食和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特色美食,让“长白山珍”“吉林大米”“延边松茸”等成为吉林旅游特殊的回味和记忆。

  三、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城区、干线公路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以及公路沿线服务区、停车场、观景台、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有序建设一批大型酒店和度假中心,依法依规盘活闲置办公用房、写字楼、商业楼宇,改建成中小宾馆,提升旅游承载能力。顺应旅游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的趋势,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强获得感。加快旅游数字化建设,开发“一部手机游吉林”文旅数字服务平台,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集成出行、住宿、景区、餐饮等各种信息,满足游客在手机上实现“吃住行游购娱”自助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提高服务便利化、信息化水平。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行“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制定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景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完善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开展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打造安全可靠的旅游消费环境。

  四、培育壮大旅游经营主体。支持引导旅行社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定位,加快理念、技术、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推进旅行社向专业化、数字化、特色化发展。实施旅游经营主体壮大行动,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全国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知名品牌,扶持发展充满创新活力的旅游中小企业和旅游创客。鼓励国际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在吉林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带动本土旅游企业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的全面提升。引导餐饮住宿业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形象。有序放宽旅游民宿市场准入,培育一批优质旅游示范民宿,推动旅游民宿持续规范发展。

  五、着力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引导。各级政府要建立旅游产业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旅游产业的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和投入力度,“千亿级市”“百亿级县”要设立相应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券向文旅产业项目倾斜;降低旅游企业用地成本,允许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文旅项目用地,支持采取弹性供地模式供应旅游用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发展;支持各地景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推进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对壮大旅游经营主体、吸引游客来吉、开发推介吉林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承载和服务能力等各种行动实行激励政策,加大重点旅游项目政府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加强旅游市场分析研判,正确引导旅游经营主体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采取灵活措施,科学安排旅游旺季弹性供给,优化线上线下预约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维护旅游口碑和形象。

  六、努力营造旅游发展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宣传旅游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加强与央地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合作,广泛宣传白山松水、千里冰雪、红色抗联、民族风情、边境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吉林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全省旅游发展合作,推进地区之间协同宣传、资源联合,扩大旅游“双环线”的积聚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开展社会宣传,营造人人维护旅游环境、人人保护旅游资源、人人支持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倡导旅游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重信誉、守承诺”,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要采取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多样的提振市场、拉动消费促销措施,加大“引客入吉”优惠力度。要不断扩大旅游社会参与,将中小学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冰雪运动项目列入中考体育选项,实施“中小学雪假”“职工雪假”制度,有效扩大冰雪运动基础人群。要严厉打击干扰市场秩序、破坏旅游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积极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加强东北三省一区旅游发展合作,建立并不断拓展政府间合作机制,促进协同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共同推进东北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东北三省一区旅游协同立法,修订《吉林省旅游条例》,制定《长白山生态旅游条例》,完善旅游领域法规体系,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进一步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报告、执法检查、专项视察、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监督。


原文链接:http://www.jlrd.gov.cn/cwhgz/jyjd/202312/t20231206_88480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