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2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人大网

  ——2023年9月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自治区国资委主任潘世庆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桂发〔2018〕20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有关要求,现将我区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22年,全区国资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2年末,全区各级次国有企业共计6936户,其中自治区本级直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区直企业)2502户,市县国有企业4434户。在区直企业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2086户,自治区其他主管部门监管企业416户。

  1.全区企业国有资产汇总。全区企业国有资产总额65418.89亿元,负债总额43836.93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8720.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7%、12.68%、13.39%,资产负债率67.01%;实现营业总收入10468.07亿元,利润总额60.59亿元。

  2.区直企业国有资产汇总。区直企业资产总额24634.50亿元,负债总额17372.13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5052.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8%、13.03%、5.64%,资产负债率70.52%;实现营业总收入7284.61亿元,利润总额52.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9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8%。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3944.80亿元,资产负债总额17070.69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4775.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9%、13.27%、5.19%,负债率71.29%;实现营业总收入7079.18亿元,利润总额51.15亿元。

  3.市县企业国有资产汇总。市、县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0784.39亿元,负债总额26464.80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366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7%、12.46%、16.55%,资产负债率64.89%;实现营业总收入3183.46亿元,利润总额8.40亿元。

  二、企业国有资产运行特点

  (一)营业收入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22年度,全区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大关,再上新台阶,区直企业营业收入超500亿元企业5户,其中,超千亿元的企业2户。百色、河池、柳州、南宁、桂林、来宾市县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国有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1户企业进入世界500强。6户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区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26.59亿元,同比上升13.89%,研发投入强度(1.21%)比上年增长了0.11个百分点。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21.13亿元,同比增长13.36%,研发投入强度(1.71%)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区直企业在广西科技进步奖中获奖45项、占比20%以上,其中一等奖3项、占比13.6%。

  (三)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提速推进。全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7%,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9%,投资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字号”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中国—东盟数字产业园建成运营,智能国际工业园和挖掘机智慧工厂项目开工建设。钦州、崇左、桂林、河池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四)全力提质增效稳增长。2022年度,全区国有企业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暴涨、限电限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效益较上年有所下降。为全力扭转经济下滑的不利因素影响,制定“一企一策”亏损企业治理方案,指导企业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深挖潜力取得积极成效。

  (五)服务经济社会和全区重大战略作用显著。我区国有企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以及重大公益性建设、重要产业培育等领域成为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战略的主力军。南崇铁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9条高速公路竣工,新增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00公里,助力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着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区直企业合计减免中小企业房屋租金3.63亿元,惠及10898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投放“桂惠贷”1692亿元,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累计23.5亿元。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上缴税费238亿元,同比增长4.1%,签约高校毕业生8017人,同比增长近30%。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措施及成效

  (一)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圆满收官。

  全区国资国企锚定改革三年行动目标,盘账对表、靶向攻关,自治区本级191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董事会建设全面完成,全面按照董事会工作细则规范董事会建设,全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3户企业入选国家“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各市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全面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经理层成员任期制覆盖率、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到100%,48户企业实行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深化。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开展对股权结构不合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整改。自治区国资委监管各级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合计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户数占比达64.2%。专项改革工程成效显著。7户企业新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居全国省级第3位。

  (二)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农垦集团打造现代一流食品企业、广旅集团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助推文旅强区建设,支持北港集团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力军,支持汽车集团整合新能源板块建成新能源汽车基地。各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2户区直企业集团组建完成并正式运营。南宁、桂林、玉林、百色、河池市新组建多家专业化集团。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修订出台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和投资负面清单(2022年版),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强企业非主业投资监管。完成自治区有关厅局所属5户企业脱钩,自治区层面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99.11%。推动完成240户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企业处置,完成650户“僵尸企业”出清。聚焦企业土地、房产等资产加大盘活力度,盘活金额超100亿元。南宁、柳州、梧州、北海市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资产盘活,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区直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六大工程”(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创新平台创建工程、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程、核心技术攻坚工程、人才强企工程)。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建立国资委、科技、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资金支持,2022年自治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国有企业项目1.9亿元。强化考核分配激励。加大考核激励,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对核心技术攻关的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倍加回;企业承担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或实现重大突破的,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2022年,区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一半,创新平台占比三分之一,科技成果占比四分之一,科技人才占比四分之一。各市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同比平均增长68.6%。

  (三)鼓励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

  支持企业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稳妥开展境外投资。截至2022年底,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中,有11户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对外合作业务,设立115户境外企业、2个境外办事处,其中境外全资或控股子企业98户,参股投资境外企业17户。

  (四)不断健全国有企业考核分配机制。

  充分发挥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考核导向,突出净利润、经济增加值等质量效益考核指标,强化风险约束考核,把加强资产负债管控、应收款项管理、严禁违规贸易业务和投资担保、亏损企业治理等列入考核内容,引导企业做强主责主业。在年度考核方案中增加绩效评价指标,强化行业对标考核管理。调整优化更具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围绕创新驱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运营管理、风险控制五大类“一企一策”设置指标。按照工作部署开展2021年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统筹考虑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客观评价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持续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薪酬分配机制,把中央关于考核分配的总体原则、体系框架、红线约束等最新精神传达到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区直企业。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考核分配职权,推动企业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指导董事会规范履行考核分配职权,科学组织实施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强化考核和薪酬分配与效益挂钩、与业绩对标的薪酬激励机制。持续开展中长期激励。进一步加大创新激励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合理运用股权、分红权、超额利润分享等各类激励工具,丰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截至2022年底,累计共有4户企业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5户企业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7户企业实施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27户企业实施超额利润分享,5户企业探索试点虚拟股权、项目跟投、业绩对赌和事业合伙人等多样化的中长期激励。

  (五)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有效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健全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强化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完善授权放权动态调整机制。实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规范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开展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切实提升企业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水平。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区直企业融资性贸易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累计挽回损失11.4亿元,清收逾期应收账款超过116亿元。扎实抓好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督促企业妥善处置化解重大风险案件。强化国资监管协同。加强出资人监管与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效贯通、相互协同。完成企业贸易风险事项、国有资产管理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等3个专项审计调查。全面建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资金运行在线监管系统和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系统,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

  (六)加强监督指导,积极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印发2022年指导监督市县国资国企工作计划,重点对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发展、风险防范化解、违规责任追究、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17条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国资国企工作的指导监督。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督查工作,指导各市国资国企落实改革任务要求,不断强化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一盘棋”。不断完善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机构设置,更好适应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需要。

  (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强化政治建设。全区国资国企系统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尤其是视察广西国有企业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行再学习、再回顾,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班等形式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车间、进班组、进项目一线。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优化调整考核内容。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开展“一企一特色、一企一标识”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扎实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召开全区推进清廉企业建设动员部署会议、现场推进会议等,强力推进落实。开展融资性贸易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应收账款清收、规范投资担保、清廉国企专项巡察等行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开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不够快,盈利能力偏弱、渠道不宽。二是国有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块头”企业不多。三是科技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仍然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总体偏低,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四是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速度和盈利水平与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全区国资国企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国资国企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好清廉国企建设重点任务落实,突出重点领域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常态化开展好警示教育,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二是持续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加强运行分析调度,压实企业稳增长责任。推动指导企业降本增效,拓宽产品服务市场,全力拓展增收增效空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亏损治理,实行“一企一策”资产负债率管控。

  三是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分类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四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强主业管理,规范项目投资程序,抓实项目后评价,提升企业投资精准度,聚焦主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有效研发投入。推动“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五是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和风险防范。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审计作用。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持续开展虚假贸易与融资性贸易、招投标物资采购、违规投资、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建好用好资金运行在线监管、法律纠纷案件管理、风险防控管理等信息系统,有效防范风险。

  六是加快以管资本为主职能转变,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坚持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国资监管方式方法,切实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重点关注国有资本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完善国资监管履职清单,厘清出资人权责边界。加强区市国资监管联动,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促进区市县国资监管工作在规范监管、改革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协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

  

  


原文链接:http://dhzt.gxrd.gov.cn/html/art1787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