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人大要闻 > 正文

任理轩: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发布时间:2023-08-14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探索和创造的丰厚积累,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精辟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道理所在,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重大论断,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激荡中华文明的长河澎湃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激荡着中华文明这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澎湃向前。站在这样的历史方位,身后是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前方是重焕荣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本应绍汉唐之遗烈”的文明古国,近代以后却未能“作并世之先进”,反而被世界现代化浪潮甩在了后面。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近代中国大幅落后于时代,甚至遭遇了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百余年来,我们党为了解决古老文明难以赓续的危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明积蓄新的发展动能,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实事求是”等实践理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政在养民”等为政取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社会愿景;在“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富润屋,德润身”等价值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教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道法自然”等哲学智慧、“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我们看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天下观、“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等和平理念。在古今交融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赓续了古老文明,让我们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时,既能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也能运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面向未来,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上推进的每一步,都将是中华文明走向永续发展的新一步。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另一幅图景,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创造了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必经大道,却从不是一片坦途。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秉承西方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近代以后,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是抛开中华文明的另起炉灶,而是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在中华文明从蒙尘到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开创、推进和拓展的,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1964年,我们党提出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推进和拓展,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展厅内,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中国奋斗发展的辉煌成就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长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结合”让我们能够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比如,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这些古代文明中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成为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才能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正是坚持“结合”,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时代风采。“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文化形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形态。我们坚守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文化形态。我们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并在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中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正是坚持“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坚持守正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向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各种资源,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就一定能够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在坚持文明包容互鉴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只有坚持包容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翻译

  搜索

  复制


原文链接:http://www.jlrd.gov.cn/xwzx/rdyw/202308/t20230814_87806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