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家庭教育的实施、指导、支持、服务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第三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四条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第五条 家庭教育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协同的原则。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政府、学校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市和区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定期对家庭教育工作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
第七条 市和区教育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推动学校、幼儿园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加强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设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二)将学校、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依法实施教育督导;
(三)其他应当承担的家庭教育工作日常事务。
妇女联合会应当加强对城乡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培训;
(二)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社区家长学校、文明家庭建设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推进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并对其运行和发展进行指导;
(四)其他应当承担的家庭教育工作日常事务。
第八条 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和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网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同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残疾人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
第九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妇女联合会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和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展家庭教育服务活动。
第十条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宣传活动。
第十一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为家庭教育事业进行捐赠或者提供志愿服务。
本市对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褒扬。
第二章 家庭责任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相亲相爱、向上向善、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实施家庭教育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
(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美育教育,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五)帮助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六)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七)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八)培养未成年人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九)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十)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容。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和社会融入等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得对其采取殴打、谩骂、恐吓等方式方法。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增加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尊重理解,有效沟通;
(八)引导鼓励,注重培养良好习惯;
(九)亲子互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十)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十一)促进社会融入,支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十二)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参加有关国家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开展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养父母、继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养子女、继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主动沟通、密切配合,掌握未成年人成长动向和心理状况,发现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及时进行教育、疏导。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三章 政府推动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妇女联合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特点或者采用符合本市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规范和评估规范。
第二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妇女联合会、教育会同网信、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开通服务热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研发易于接受、便于互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媒体产品。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教育部门、妇女联合会会同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依托有条件的学校、科研院所或者互联网平台等,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妇女联合会、教育等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当协助妇女联合会、教育等有关部门对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进行指导,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公共服务产品研发,及时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第二十五条 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应当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办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的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接受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十六条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市和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奖励激励、购买服务等扶持措施,培育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妇女联合会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准入退出和信息公开机制。
第二十七条 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情况;发现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
教育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第四章 学校指导
第二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制度,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定期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具备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应当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设立家庭教育工作站,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二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等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
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提高实施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学校、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等具体事项,由教育部门提出指导意见。
第三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区分未成年人不同特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幼儿园应当重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未成年人良好习惯。
小学应当重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加强体育锻炼,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重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应当重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掌握适合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方法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当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掌握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合作,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问题。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强沟通,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及时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三十二条 学校发现未成年人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重点关注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指导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落实家访制度,了解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密切日常沟通,促进学校、家庭共同教育。
第三十五条 具备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应当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为社区、单位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师资、课程等支持。
第三十六条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推进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建设。
鼓励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面向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
第五章 社会协同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鼓励面向社会和本单位职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应当将家庭教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第三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文明实践所(站)、妇女儿童之家等,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面向居民、村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组织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三十九条 医疗保健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在开展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或者婴幼儿照护等服务时,应当对有关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宣传和指导。
第四十条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指导服务,组织培训讲座、亲子阅读等实践活动,开发多样化的家庭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以专题节目、专题报道、专栏、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形式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鼓励和支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屏幕、广告栏、宣传栏等进行家庭教育公益宣传。
鼓励和支持移动通信运营商免费发送家庭教育的相关公益信息。
第四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建设家风馆、家风文化广场等家教家风基地和场所,开展家教家风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
第四十二条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登记,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规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第四十三条 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单位,以及学校、幼儿园等有关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有关单位发现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作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决定的,可以会同教育部门、妇女联合会和其他有关单位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其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并进行跟踪回访。
第四十六条 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一)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
(二)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虚报、冒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四十七条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责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第四十八条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一)未依法办理设立手续;
(二)从事超出许可业务范围的行为或者作虚假、引人误解宣传,产生不良后果;
(三)侵犯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合法权益。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所称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关于《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的说明
——2023年5月 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魁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大社会委的委托,我就提请审议的《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请予审议。
一、立法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重要论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有序推进。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部门责任不清晰,工作合力不够;部分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未成年人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展不充分、不规范,难以有效满足广大家庭科学教子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我市工作实际、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地方性法规,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起草过程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地方立法工作。马顺清副主任亲自带队赴北辰区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对立法工作作出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2月上旬以来,社会委、社会办会同法工委提前介入,与市妇联、市教委组建起草组,系统梳理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家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的意见建议;赴浙江省、江苏省学习家庭教育立法工作经验,形成调研报告4篇;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对立法涉及的职责问题深入论证。4月上旬,社会委、社会办征求了市相关部门、各区人大常委会等40个单位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内容。5月18日,市人大社会委第二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的议案》,按要求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条例(草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确保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总结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做法,将实践成果及时上升为法规,以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条例(草案)》设七章,共五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职责定位,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在总则中,对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任务、总体要求、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坚持政府推动、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协同的原则,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遵循(第一条至第五条、第九条)。明确市和区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规定教育部门和妇联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强调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第六条至第七条)。规定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应当集中开展宣传活动,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第十条)。
(二)强化家庭主体责任,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条例(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要求注重家庭建设,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构建相亲相爱、向上向善、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第十二条至第十三条)。进一步充实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尊重未成年人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得对其采取殴打、谩骂、恐吓等方式方法(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
(三)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夯实政府法定职责。《条例(草案)》明确有关部门在编写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建设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组织建立专业队伍、确定和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等方面的职责任务,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第二十条至第二十六条)。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建立留守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关爱服务和帮扶指导,满足特殊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需求(第二十七条)。
(四)发挥学校优势,强化阵地指导作用。《条例(草案)》明确学校指导的内容和方式,规定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第二十八条至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掌握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发现未成年人出现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等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家长并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二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家庭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第三十六条)。
(五)抓好社会协同,凝聚各方力量。《条例(草案)》明确将家庭教育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围绕普及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开展科学养育宣传指导、开发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等内容,规定基层自治组织、医疗保健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协同育人任务(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一条)。明确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自律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第四十二条至第四十三条)。
(六)强化法律责任,增加法规刚性。为保障条例的贯彻落实,制定法律责任专章,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等违法情形,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九条)。
四、立法特色
(一)压实各方责任。《条例(草案)》科学规范了政府部门的职责任务,凡涉及多部门联动的条款,均明确牵头部门,细化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形成“横向协同高效、纵向贯通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细化制度措施。《条例(草案)》作出了体现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制度设计:拓展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涵盖留守、困境、离异、收养等各种家庭类型;要求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工作站,通过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方式,推进家校共育;根据未成年人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家庭教育纳入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扩大家庭教育覆盖面;规范管理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健全准入退出和信息公开机制;支持家教家风基地建设,鼓励研发家庭教育新媒体产品等。通过上述具体制度措施,增强条例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三)做好法律衔接。国家和我市关于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家庭暴力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委托照护、家长禁止性行为、减轻课业负担、预防网络沉迷、不良行为干预矫治、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等内容作出了明确、细化的规定,《条例(草案)》对以上内容尽量不重复,确有必要的,作出衔接性规定。
《条例(草案)》和以上说明,请予审议。
原文链接:https://www.tjrd.gov.cn/flfg/system/2023/05/22/0300281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民...
2024-11-24自治区领导在拉萨市调...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