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加法该怎么做
田超然指导小观众参与大气压强实验。师喆 摄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正当其时。推出“科学教育的加法该怎么做”特别报道,探访我省科学教育的开展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将科学教育落到实处。
从“学术牛人”变身“科普达人”
河南日报记者 曹萍
“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太空电梯如果在现实中开建,运行缆绳是最难的部分,目前来说,在我们地球上,理论上最可行的材料就是碳纳米管……”3月3日,在河南大学科创中心的一间工作室内,戴树玺正在录制最新一期的科普视频。
在网络上,戴树玺是“爱较真的戴老师”,拥有142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网红老师”;走上讲台,他是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沉浸在学术科研和教学里。从“学术牛人”到“科普达人”,如今,这两种身份,戴树玺切换自如。
“做科普和搞学术不矛盾,科普并不是我的副业,已成为我主业的一部分。”戴树玺说。
大学教授备受尊敬,而“网络红人”却要“任人评说”,对此,戴树玺显得很淡然。“选择这种方式就做好了准备,我已练就了对一些负面评价自动屏蔽的功夫。”他笑着说。
最初,戴树玺只是通过文字回答网友的物理问题,短视频兴起后,他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位大学教授的庐山真面目。
“刚开始时,每发出一条视频后,都会忍不住去看有多少点击量、点赞量,会比较在意。”戴树玺坦言,但很快就不再关注流量,而是集中精力做好每条视频。
“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大床单……”“歼20APU发动机的启动方式本质上和手摇拖拉机是一样的”……在戴树玺的视频里,艰涩的物理词汇、高深的科技原理变成了好懂的“大白话”,他真正把知识讲成了“故事”。
这些视频的文案都是戴树玺一点点“磨”出来的。“科而不普或者普而不科都是不行的,精准又通俗才能真正和大众‘打成一片’。”戴树玺说。
“我家正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把这个视频看了好多遍,还给别人讲呢。”“物理可真神奇,我高考决定报物理专业。”很多这样的评论,是戴树玺坚持下去的动力。
“除了知识性、趣味性,我希望能传递更多科学精神,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戴树玺说。
孩子心里的种子开出了花
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 实习生 李明豫
3月2日,郑州市科技馆的魅力科学课堂内,一场精彩的科学表演课正在进行。
“在塑料水瓶的瓶口套一只气球,充满气后不用封口气球也不会缩小,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科学课老师田超然话音刚落,就有几名学生举手抢答:是因为大气压强!
从完整的塑料瓶到开了小口的塑料瓶,随着实验的慢慢推进,气球形态不断变化,大气压强引发的神奇现象让现场的大小朋友掌声不断。
本科就读播音主持专业的田超然,曾经向往着其他职业。2015年,一次偶然的试讲改变了她的想法,她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课老师,让科学以更加有趣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最初遇到很多困难。因为科学是非常严谨的,我在专业知识上有不足,需要多看书充电。还有,怎样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接受科学教育也是一门学问。”田超然没事就向馆里其他老师“取经”。
入职8年,这样的科学实验课,田超然已经展示了近千次。“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馆里授课,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我们也多次走进校园,以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普实验讲座等形式,唤起更多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1994年出生的她,已经是该馆最资深的科学课老师之一。
让科技馆成为中小学生校外的第二课堂,是田超然和同事们不断努力的方向。今年春节发生的一件事,让田超然开心了好久。“我接触过的一名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经常来参与科学课堂,每年夏令营等活动也积极参加,我从他身上能感受到对科学的热爱。后来,面临升学压力,他就很少再来了。”如今,这名曾经的小听众已是一名高中理科生,春节期间,他以科技馆志愿讲解员的身份再次站在了她面前。
“作为科学课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现在看到这些种子开出一朵朵小花,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田超然说。
趣味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河南日报记者 冯军福
“魔棒”一挥,空中就出现了耀眼的爆炸火球;火机轻点,手上顿时燃起熊熊火焰;手臂一甩,铁丝瞬间火花飞溅……这些酷炫神奇的魔法,不是科幻电影里的一幕,而是来自一堂化学课。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化学老师张丹丹,因一段“玩火”视频在网上火了,不少网友看后惊叹:“果然化学老师都会魔法!”
张丹丹经常在课堂上尝试用各种方式“召唤”火焰。除了“空中取火”“火焰掌”“火树银花”外,她还会“吹气生火”——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棉花吹口气,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让同学们瞪大眼睛连连惊叹。
“化学是有‘魔法’的,不同物质碰撞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反应。”张丹丹说,学知识也能很好玩,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她从站上讲台那天起,就开始试着改良一些化学小实验,将其变成魔术般的表演。
她的实验器材,大多身边常见,比如西红柿、苹果、柠檬。为了保证“节目”效果,她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反复查找资料,不断进行实验,有时还会伤到自己。但在她看来,用手里的瓶瓶罐罐给同学们变“魔术”,是自己最享受的事情。
新颖有趣的课堂形式,很快产生了“化学反应”。学生李子安特别喜欢张丹丹的趣味实验。一天,他跑来对张丹丹说,他妈妈把家里的消毒液和洁厕灵不小心混在了一起,气味特别难闻。就在这时,他突发奇想,将碱面和水溶在一起,然后用喷壶给房间里喷洒了一遍,气味一下子就消失了。
“你太棒了!”张丹丹为学生的“实验”点赞,这也更坚定了她把“魔术”带到课堂上的决心。
“学生也许会一辈子记住神奇的实验。”她说,除了表演趣味实验外,她还会把化学原理融入人生哲理,比如讲到化学平衡,她会告诉学生:顺境时要谦虚谨慎,逆境时要冷静隐忍。
“我想用趣味实验来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希望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既收获科学知识,又学会用科学思维想问题,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好青年。”张丹丹说。
短评
让科学教育更科学
冯军福
近来,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再次迎来参观高峰。中小学校园里也掀起“科普热”,通过举行校园科技节、举办科普讲座、开展趣味实验等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中小学校对科学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习惯于把“科学教育”当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对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重视不够,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足。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关键在于抓好时机。青少年时期是树立理想、培养兴趣的关键期。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生学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的同时,更要注重增强学生探索、实践、发现、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关键还在于以科学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不只是一门学科,科学教育的目的也不仅是学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
努力构建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教育生态,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动手参与,才是真正有效且可持续的科学教育。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3/03-04/1538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2024-11-28中卫市:多举措强化财...
2024-11-27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开展...
2024-11-27金凤区: 调研国有自...
2024-11-27石嘴山市:调研贺兰山...
2024-11-27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2024-11-27青铜峡市:视察“两县...
2024-11-27强化人大监督质效 助...
2024-11-27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
2024-11-27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