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代表建议 | 伍阳菊代表: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3-02-04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报告对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医药生产一线的工作者来说是个非常好的信号,让我们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信心倍增。”省人大代表、贵州同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生产部副经理伍阳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伍阳菊说,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出台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坚持企业带动、文旅带动、市场带动、推进药号资源优化整合,支持中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味道道地药材和优势单品建设一批产地交易市场。

  “围绕此次会议精神,同德药业股份公司将抢抓国家、省、市大力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机会,推动公司‘一体两翼’即以中药饮片为主体、大健康产品和中药材贸易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伍阳菊表示,在未来的五年,将做好加强道地药材基地建设与销售,为企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重点发展黄精、薏苡仁、太子参等贵州特色优势品种。筹建甘肃、安徽中药材基地公司,开展中药材购销业务,争取超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目前,公司二期新建项目的建设已投入使用,2022年销售收入3.9亿元,2023年目标4.8亿元,加速中药饮片业务发展,以提产促销为动力,力争至2025年饮片业务销售规模达到10亿元。” 伍阳菊表示,公司以铜仁为根据地,全国布局,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做大规模,力争“十四五”期内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目标催人奋进,但近几年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伍阳菊说,主要问题有三:一是中医药人才队伍比例偏低。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人才断层,一批五、六十年代的老医师基本退休,新的人才引进不足,全区多家卫生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低于20%,特别是中医全科医生缺乏,中医药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还有待加强,中医药人才匮乏,引进中医药人才机制还不够成熟。二是中医药文化宣传氛围不浓。多数卫生院均未按要求设立中医药宣传栏、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群众对中医药认识不足。三是对中药材质量的管控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医疗机构中医药采购较混乱,定价没有标准,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

  为紧抓中医药发展新机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以产业发展带动地方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与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做出新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伍阳菊有三点建议,一是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将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纳入重要工作范畴,进一步制订吸引中医药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医务人员以“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的思想,参加省市中医临床技术培训班,持续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开展名老中医评选活动,为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宣传,积极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普及基本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能,满足群众在中医药预防保健以及食疗、药补、健身等养生方面的需求,增强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夯实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尽力避免认识误区。

  三是狠抓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和种质库,科学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区域、规模,扶持道地中药材种植。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和种养标准,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加强对分散农户中药材种植、养殖的指导,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中医医疗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生产基地。规范中药资源评估程序,推广中药资源评估方法和技术,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同时,建议做强做优中药产业,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建设中药特色产业园区和中药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促进中药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各类现代化中药企业和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中药企业开展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绿色化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文图视频:人大论坛全媒体 刘瑶 杨猛)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dt/dbgz/dbfc/631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