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按下快进键 努力加油干
加班加点忙生产
河南日报记者 翁韬 通讯员 周武申 扈洋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六,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走进位于武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在生产线前进行电脑操作,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厂区内车来车往,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
“春节前,公司又接到了一大批订单,全年的生产计划基本上都排满了。现在我们是赶订单,抓速度,一刻也耽误不起啊!”江河纸业公司负责人姜博恩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在不停工、不停产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政策支持,县经开区领导帮助我们一起给职工做思想工作,确保全厂职工能够安心工作、正常生产,现在厂区生产热火朝天,职工干劲十足,设备满负荷运转。”
据了解,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武陟县本地传统造纸产业经过长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龙头骨干企业,拥有78项国家专利,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的无碳复写纸产量占全国市场的25%,在行业中有较强影响力。
在武陟县,像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春节期间“拼”生产的企业还有很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焦作瑞丰纸业有限公司、河南远中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抢抓重要窗口期,开足马力忙生产,加班加点赶订单,持续掀起保健康、拼经济、促发展的热潮。
“作为医药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产品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公司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加班加点保障相关产品供应。”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俊波说。
目前,武陟县以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医药水针剂产能已占全国的1/5,冻干针粉剂占河南省的61%,全县水针剂、冻干粉针剂总产能近50亿支,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针剂生产基地。
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为确保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武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班子成员,拿政策、拿资金深入企业做工作,鼓励和动员家在外地的骨干职工留岗工作,家在本地的职工提前返岗。同时,与企业职工所在的乡镇(街道)结合,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好企业职工思想工作,确保辖区企业都能正常生产运转。
“按照省政府发布的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产稳岗‘黄金6条’和市政府发布的春节期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10条金措施’,我们结合实际提前研究、提前部署,制定方案,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动员企业职工留岗生产,全力夺取首季开门红。”武陟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涛说。
订单多生产忙物流畅
河南日报记者 翁韬 通讯员 李小伟
1月28日,早上6点,天上还挂着星星,而鹿邑县正一产业有限公司电商部里已是灯火通明,负责人秦芳华和几个同事正忙着对昨晚已打包的化妆刷订单进行最后的核对。
“春节期间,化妆刷网上订单猛增。现在公司最大的难题不再是物流问题,而是订单太多,每天需要加班加点赶订单。”秦芳华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甜蜜的烦恼”让她忙并快乐着,现在不得不抽调管理和后勤人员协助进行搬运、打包和发货。
核对无误后,秦芳华又开始着手处理一笔60万美元的国外订单。“客户要求尽快发货,目前只能在计件工资的基础上,每人每天再增加50元的补助,让工人们安心完成订单。”秦芳华说。
早上8点,顺丰快递小哥如约上门取件。不一会儿,快递车辆便满载着化妆刷包裹来到发货点,随后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鹿邑县是“中国化妆刷之城”,全国95%的动物毛、85%左右的人造纤维毛产自这里。鹿邑化妆刷产业园入驻企业162家,年产各式化妆刷1.5亿套,年销售额突破13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化妆刷生产基地。
正一产业有限公司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企业,原来长期为香奈儿、纪梵希、迪奥、资生堂等国际品牌代加工化妆刷,以时尚的设计和过硬的质量受到广泛肯定。目前,企业已走上自主品牌化之路,开发了“蔻莲娜”等自主品牌毛刷,采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抖音、速卖通、天猫等平台取得不错的成绩。
“平时我们会用自播团队在抖音直播带货,但为了避免与一些头部主播直播冲突,我们采取差异化竞争的方式,将晚上直播时段避开,而且,自播主要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扩大自有品牌影响力。”秦芳华告诉记者。
记者在化妆刷生产车间看到,在经过梳理、墩杯、裁剪、打胶、静置散味、包装等一系列操作后,各式各样的毛刷整整齐齐地等待出厂。画眼影的小毛刷、扫腮红的中号毛刷、上粉底的大号毛刷甚至用于身体的毛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们的收发货渠道主要有四种,大件订单通过物流公司运输,小件订单通过快递发货,大宗的原材料则通过固定的运输专线运输,出口的产品大多是港口物流车辆上门拉货。”秦芳华介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材料进不来,订单完成后运不出去。为了不影响公司信誉,她曾驱车1000多公里到河北和天津送货。
近期,鹿邑县打出保通保畅的组合拳,物流通道不断畅通,全县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现在公司订单多、生产忙、物流畅通,希望今年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也希望鹿邑的美妆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秦芳华笑着说。
“为保障春运期间企业物资运输畅通有序,鹿邑县制定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方案,强化组织调度和运力储备,指导企业通过加强人员物资储备、适当延长作业时间、优化作业流程等方式,确保配送服务畅通。”鹿邑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郭涛说。
窑火红红烧天青
河南日报记者 王向前
宝丰县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东约1000米处,高岗之上院落里,一处红彤彤的窑火正在燃烧。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汝瓷烧制技艺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全国“能工巧匠”王国奇已从春节氛围中收心,忙起客户此前一天下的订单。
“春节前的订单还没有交付,正月初四就又来了单子,拉来一批素胎的客户交代我尽快烧出来,等着用。”抬头看看时钟,调控着窑炉温度的王国奇累并快乐着,“春节前后大家喝茶的雅兴比较高,这些客户的单子都是烧汝瓷茶器。”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也是全世界耳熟能详的艺术语言,千百年来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天青色的北宋汝瓷位居中国“五大名窑”之首,南宋叶寘在《坦斋笔衡》里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清以来,汝窑一直被誉为青瓷之巅峰、瓷釉之楷模。
王国奇出生在汝官窑遗址所在地清凉寺村。孩童时代的他在田间地头玩耍时,经常发现不少碎瓷片,对汝窑产生了一种神秘而特殊的情感,终于在20多岁时踏上了汝瓷烧造的传承之路。王国奇说:“自己家门口发现的宝贝,咱不给它烧出来,叫谁烧?”
汝瓷青素典雅、温润如玉,是瓷中瑰宝,盛于北宋晚期,由于烧制时间较短,传世作品极少。怎样才能烧出古人实现的天青釉色?“我开始研究古人的烧制原理,买了大学课本《陶瓷工艺学》,上下册我都看了。”王国奇摸着石头过河,在附近的山上每看到一种新石头,就拿回家粉碎,掺到釉料里面试验。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尝试,他烧出来的汝瓷釉色逐渐接近北宋汝瓷的天青色了。
除了追求古人烧制的天青釉色,他还很在意瓷器的釉层内质。如果用光学显微镜细看北宋汝瓷残片,放大近百倍后,一个个小气泡犹如星辰般散布在瓷器釉层里。“这是矿物原料在火焰中的化学反应,是北宋汝瓷的精髓之一,显示了古人精湛的烧制技艺。”他说,目前在这方面他也有了初步突破。
正因为王国奇在汝瓷烧制方面的成就,省内外客户纷纷找来,托他烧制汝瓷。他介绍,春节前他的窑炉没有停歇过,一窑接一窑,天天窑火旺盛,春节期间客户也不断洽谈合作。“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家窑口的烧制经营状况迅速好转,我都快忙不过来了。”
摆好支钉,架上素胎,检查密封,点起窑火……他一边说话,一边忙碌,弯腰瞄向通风口,观察着窑炉内的火势。传统瓷器在这里插上了翅膀,一条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的路子渐渐明晰。
家门口的振兴路
河南日报通讯员 毕越
我的家乡在南阳宛城区汉冢乡,汉冢乡乡政府离宛城区区政府23公里,通过312国道连接,汉冢乡的各类机构及集市都在312国道两侧。街道上集市为农历逢双日的上午,周边村民和流动摊贩蜂拥而至,熙熙攘攘的集市与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汇聚,烟火气息很浓。
疫情三年,春节均未归乡。大年初三回到老家后,我们即兴组织了一个出游活动:312国道游,一路看看家乡的新变化。
沿着312国道,出了汉冢街区,西红柿等各种蔬菜大棚,草莓、火龙果等水果大棚比比皆是。采摘草莓的最高价格是50元/斤,只买不摘25元/斤。汉冢与茶庵之间将近20多个草莓棚,我们从下午五点一路问过去,竟然得到一致的回复:棚里面的草莓今天都被摘完了,等明天吧。在每个采摘点询问时,还有跟我们一样进棚看看的返乡人。我们一群人虽然未摘到一个草莓,但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透过摘草莓可以窥见消费信心恢复了不少!
过了茶庵街,蔬菜大棚更加密集,这些蔬菜大棚的菜大部分供应给南阳双铺蔬菜集散市场。现在南阳双铺连接着G55二广高速、G40沪陕高速、G59呼北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这些蔬菜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运送到各个城市。南阳最有盛名的就是仲景香菇酱,这些蔬菜大棚中香菇棚最多。
我们从双铺又转到南阳高铁站,高铁站与汽车站无障碍连接,实现了高铁和公路交通的无缝衔接,汽车站开有高铁专线班车,各个县市到南阳乘坐高铁更加便捷。围绕高铁和国道周边的蔬菜大棚产业已经成形。
除了临路的蔬菜大棚,艾草和月季种植基地也很多,路边还有两家艾条加工厂。在茶庵乡当副书记的高中同学介绍说,今年疫情放开后他们乡镇上的艾条生产厂全部实现了零库存,连春节都没有放假,一直在加工艾条。为了形成完整的艾条产业链,他们乡一直大力支持培育艾叶种植、加工、产品研发和销售产业链,与电商大力合作,希望把艾叶产业做大做强。
312国道上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边的生意逐渐红火,产业逐步成形,这条国道带着家乡振兴的希望正大步向前!
“慧”种粮多产粮产好粮
河南日报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刘飞
春节刚过,乍暖还寒。商水县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记森,已经开始让社员购买农资、农机配件,准备春耕了。
“开春后,小麦需要浇水、施肥,水肥不足就会生长减慢,影响后期成穗,降低田间有效穗数。”谈起种田,今年30岁的刘记森,俨然成了一名“老行家”。趁着这几天空闲,他还准备把合作社的农机全部维修保养一遍。
刘记森的父亲刘天华,是有名的种粮大户。在父亲的影响下,2014年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刘记森回到家乡,在父亲创办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员,成为一名“农二代”。如今合作社社员已由28户发展到400多户,土地流转面积由233亩发展到5000多亩,托管土地达到3.4万亩。
“今年准备在高标准良田示范区流转土地3000亩,扩大宜机收芝麻、大豆等新品种种植,对芝麻等杂粮深加工,做长产业链,加大品牌包装和推广力度。”刘记森列出自己的新年计划。
去年,合作社推广种植100余亩首批抗落粒、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亩产150公斤,机收损失率低于5%,实现机械化后,每亩地种植成本降低400元左右。今年,他准备组建产品策划和网络销售运营团队,引进一批加工设备,通过经营石磨面粉、石磨香油、五谷杂粮等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政策这么好,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们年轻人一定可以大有可为。”谈及未来,刘记森信心满满。下一步,他计划用3年至4年时间流转2万亩土地,利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带领乡亲们不仅要会种粮,还要“慧”种粮。
据介绍,商水县被誉为“豫东粮仓”,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142万亩以上,建有高标准农田116.5万亩。其中,土地流转、托管面积达44万亩。近年来,商水县鼓励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土地流转托管和规模化经营,促使323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遍地开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常态。
“政策惠农满田碧玉,专业合作遍地黄金。”在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门口,“新农人”刘记森亲手书写的春联散发着墨香,而这也正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3/01-31/1525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2024-11-28中卫市:多举措强化财...
2024-11-27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开展...
2024-11-27金凤区: 调研国有自...
2024-11-27石嘴山市:调研贺兰山...
2024-11-27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2024-11-27青铜峡市:视察“两县...
2024-11-27强化人大监督质效 助...
2024-11-27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
2024-11-27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