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历史沿革 > 正文

一脉文心应春发 黔剧绽放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2-12-14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人大网

  

  周恩来总理在贵阳接见黔剧演员。 (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京剧大师梅兰芳题词勉励黔剧。 (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奢香夫人》剧照。 (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天渠》剧照。 陆青剑 摄

  

  

  青年人才在磨练中不断成长。图为黔剧折子戏。 司马星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11月15日,2022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黔剧《腊梅迎香》(精华版)作为首演剧目在贵州国际会议中心精彩上演。自2019年问世后,《腊梅迎香》凭借浓郁的贵州风情,卓然的贵州风采亮相省内外多个大型文化活动。如果说以往的黔剧注重传统表现手法的继承,那么在近几年推出的《湄水长歌》《天渠》《腊梅迎香》等剧目,则能感受到更多的时尚元素,让黔剧这一地方戏曲,在舞台呈现和观众感受之间有了更多现代气息的审美契合。黔剧历经200多年,如今花开别样红。

  

  婉转黔剧前世今生

  黔剧以它婉转轻柔的艺术唱腔,风趣幽默的语言对白以及优美独特的表演形式呈现于世。黔剧,又名文琴、贵州弹词,由流传在贵州民间的曲艺扬琴发展而成。文字唱本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就已经在民间传抄,光绪年间逐渐盛行,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发展完善后的黔剧和其他剧种一样,唱念做打一应俱全,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一目了然。

  据史载,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唱演的弹唱形式流布至贵阳,被称作扬琴。扬琴弹唱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最初,它仅在士大夫之中流行,称为“文人雅士之乐”。至道光、同治年间,贵州许多县城都有人“玩扬琴”,特别是省城贵阳,文人雅士相聚,弄丝作戏,消遣竟日。及至清光绪初年,“扬琴”开始流入市井,先是邀请唱扬琴的人到茶馆雅座演唱,弹唱的人不取酬劳,纯粹是一种爱好。继后,由自娱自乐的业余演唱,转而成为变相的职业弹唱,演唱扬琴的组织、班社相继出现,贵州扬琴逐渐发展成熟。

  追溯以往,这个以“黔”命名的地方剧种却源于文化自觉。1952年10月,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7个剧团共演出82个剧目,竟没有贵州的影子。这年冬天,黔西的贵州扬琴爱好者排练演出《百日缘》和《搬窑》两个剧目,这两出剧因为融入舞台表演,故取名“文琴戏”。

  此后,贵州高度重视地方剧种的发展,开始了大面积的调研,从贵州梆子、侗戏、布依戏、文琴戏等各地方戏中,选出一个最具贵州特色的剧种冠以“黔剧”名称,文琴戏就这样进入最后名单,成为贵州地方代表剧种,《百日缘》《搬窑》因此被黔剧界公认为“黔剧之始”。

  黔剧在贵州说唱曲种“贵州扬琴”的基础上,吸收“贵州梆子”(亦称“本地戏”)等艺术养分而发展起来。1960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以贵州的简称“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并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1960年8月31日,在贵州省黔剧演出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贵州省黔剧团。

  当时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专业黔剧团发展到20多家,一时间大街小巷都飘荡着黔剧的调子和唱腔。作家、民间文艺专家余未人当时在贵阳市内的一所小学教书,这所小学紧挨着黔剧团。“那时下课铃声一响,全班学生的童声念唱立马响彻教室,那个念唱就是黔剧《秦娘美》的韵白。”在她的记忆中,那时黔剧已有代表性剧目,一个是侗族题材的《秦娘美》,再一个是彝族题材的《奢香夫人》。在她看来,黔剧能够把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发掘、吸收过来,并作为自己的重点剧目排演,说明黔剧很具包容性和吸引力。

  黔剧再现热潮,是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等国回程,在贵阳停留时观看黔剧并为贵州省黔剧演出团题词之后。这一年的7月1日,豪情万丈的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带着传统剧《秦娘美》及部分折子戏赴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接着赴沪、杭、苏等地开展演出活动,一路得到梅兰芳、周信芳、欧阳予倩、马少波、盖叫天等艺术名家的撰文赞评。与此同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秦娘美》拍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及东南亚国家放映,该片与电影《刘三姐》《五朵金花》一起被誉为“三朵金花”。这个时期,我省各剧团推出了一批新创作品,如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目。

  黔剧的发展速度让人欣喜,不到10年时间,培育了广泛的观众群体。黔剧从贵州走进北京、走进中南海、走上大银幕,完成了从坐唱到戏剧再到电影的艺术成长“三级跳”。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说,这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是鲜见的,也是地方“文化自觉”的一个生动写照。

  

  脚踏大地黔剧出山

  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的父母亲曾在黔剧团和花灯剧团工作,与他一样同为“黔二代”的黔剧院乐团团长刘军,不仅对黔剧有历史资料的理性认知,更让他们有感性的情感归属。

  时代更迭。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地方戏曲表演面临观众减少的严峻挑战,黔剧也一样。此时,13岁的朱宏却怀着梦想进入贵州省艺术学校黔剧班,师承黔剧著名小生邹秀钟。毕业后朱宏进入当时的贵州省黔剧团,看到的是没有经费、没有剧场,设备老化、人才匮乏的现状,除了省里规定的剧目演出,团里仅有的任务便是每年的文化下乡。危机,正在消解地方剧种的生存能力。

  虽说戏曲院团跌入低谷,但黔剧团通过文化下乡,脚踏乡土大地,以专业的表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村里坝子、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乡村群众把看黔剧视为大戏。黔剧人发现,黔剧并非少人问津,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群众中仍有着广泛的基础。黔剧人也意识到,当时的黔剧缺乏创新,“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已成常态。朱宏说,一出好剧可以救活一个剧种,《十五贯》救活了名扬天下的昆曲,《天仙配》赢得了人们对黄梅戏的喜爱。

  2008年,黔剧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黔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黔剧院乘此东风,在历史题材上下功夫,推出新编《九驿图》,借奢香夫人初开黔疆的史实“故事新说”。聚焦贵州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黔剧院在现实题材中破题,一出《天渠》水到渠成;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黔剧院聚焦“当代女愚公”邓迎香,着力打造《腊梅迎香》,以崭新的面貌开启黔剧新时代。此外,反映返乡有为的《大学生村官》,弦歌不绝的《湄水长歌》等剧目,也成为新时期黔剧的代表性剧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和黔剧领军人物,朱宏认为,黔剧既要遵循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在“发黔音、演黔事、唱黔景”方面下功夫。同时拓展传播方式,纵横联合,发出黔剧强音。2007年,贵州省黔剧团与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牵手,录制并播出《秦娘美·约逃宿洞》《贞女·迎亲》《珍珠塔·赠塔》等12个黔剧片段。随着这些黔剧名段的播出,黔剧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扩大了黔剧的影响力。2016 年,贵州省黔剧团与贵州电视台合作拍摄60集情景喜剧《欢乐黔剧》,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向民众普及黔剧。

  传统剧目“老戏新说”,历史题材“接续文脉”,现实题材“紧跟时代”,红色题材“不忘初心”,精准的定位,催动贵州省黔剧院迅速发展。黔剧院保持平均每两年推出一部黔剧大戏,同时以前瞻性眼光筹划备选题材;注重舞台二度创作,与中国戏曲学院的导演和音乐、配器、指挥,铁路文工团的灯光设计联手,为黔剧注入现代审美元素。

  2012年贵州省黔剧团更名为贵州省黔剧院,既是专业的戏曲剧团,又肩负“传承保护地方戏曲艺术、传播推广地方民族文化”的责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黔剧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地方剧种魅力无限

  要靠人才接力和剧目建设才能突围发展,已成为省黔剧院上上下下的共识。2013年,贵州省黔剧院开启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办黔剧班,30个有戏曲表演潜力的孩子从90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走进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经过6年黔剧班的学习,这批孩子顺利毕业成为黔剧艺术的生力军。近期,黔剧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再次启动,从30个孩子中挑选出来的18名演员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就读本科。

  在剧目建设上,贵州省黔剧院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红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等方面。驱动内力,借助外力,一批优秀黔剧剧目相继问世并广受好评。

  2017年,根据浙大西迁真实历史故事创作排演的《湄水长歌》获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9年,《天渠》赴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奖)展演,获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同年斩获中国经纪人大会评选中“金奖”和贵州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腊梅迎香》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此前曾入选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

  一系列的剧目赢得鲜花和掌声,突显出贵州黔剧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发展后劲。据了解,贵州省黔剧院至今共创作、改编、移植演出的大小剧目约530余出。继《腊梅迎香》之后,贵州省黔剧院着手创排已入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无字丰碑》,讲述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的初心与使命、光荣与梦想。

  黔剧不仅要成为舞台上的精品艺术“大餐”,更要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家常菜”。近年来,贵州省黔剧院持续开展系列送戏下乡、文艺汇演、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工厂、进部队等活动,年平均演出150余场,推进黔剧走进民间。同时还推进黔剧走向“云端”,依托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多彩贵州云等展演平台,持续输出黔剧产品。2020年以来,贵州省黔剧院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演出,最多的一场线上演出,有超过500万名观众观看。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实践,黔剧确立了黔剧音乐的基本唱腔、伴奏乐器、锣鼓和乐队建制,还吸收贵州省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使其更具贵州风味。

  “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黔剧《湄水长歌》中的一句台词,映照贵州省黔剧院的发展宏愿。贵州省黔剧院党委书记张亚西从事黔剧事业多年,他说,黔剧不仅要保护,更要继承、发扬和创新,这是贵州文化符号和名片,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动体现。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603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