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
市司法局副局长 陈治元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决议》执行基本情况
2016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有力监督下,严格按照《决议》精神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全市普法重点任务作出安排部署。唐良智市长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强调要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和普法工作,并要求持续提升政府公职人员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不断完善,法治文化阵地载体更加丰富,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为全面依法治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9.17%。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着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作为普法工作首要任务,开展学习宣传活动4900余场次,举办培训讲座1600余场次,覆盖干部群众380万人次,9400余个村(社区)张贴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挂图;依托“七一”网、华龙网等平台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专题,刊发相关图文报道、图解、大数据新闻、评论文章等5万余条次。二是推动宪法学习宣传讲活讲新。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8000余场次,覆盖群众3300万人次;打造“12·4”国家宪法日网络晚会品牌,获评全国“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创新基层宪法宣传形式,《法治日报》头版对我市借助“法治茶话会”送宪法进农村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推动国家基本法律宣传走深走实。以民法典为重点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宣传,加大新颁法律法规普法力度,在城乡基层开展普法活动9600余场次,覆盖群众2000万人次,张贴普法宣传海报、标语超过600万幅;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刊播相关普法内容580万余条次、阅读量达3.25亿人次,常态化发送普法短信覆盖全市3000余万手机用户。四是推动法治实践与典型宣传落实落细。围绕我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开展普法宣传,推动自治县加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普法力度,加强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定过程中的宣传报道;强化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的普法宣传,推动市、区县两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基层执法普法联系点149个,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的普法新模式,以巡回庭审为载体将司法审判延伸到基层;持续举办“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最美法律志愿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和“法治人物谈法治”等访谈节目,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尊崇法治、信仰法治。
(二)以服务大局为主线,着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服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企业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园区行”两大行动和“黄桷树”“凤凰”“扬帆”三大计划,编印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开展企业普法宣讲7800余场次,为企业提出风险提示和法律建议2.1万余条,我市“法治进民企”的经验做法以专题片形式在全国公开发布推广;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签订川渝普法依法治理战略合作方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川渝同行”、法治文化品牌“双城共育”、法治示范创建“联创联建”。二是服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在渝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为重点开展科技普法宣传,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内容宣讲相关地方性法规和优惠政策;加大知识产权普法力度,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理论政策、案例实务研讨活动,编印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和宣传手册;推动“智慧普法”融入“智慧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拓展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普法途径,打造民法典VR体验馆,投放普法融屏、终端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1900余个。三是服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法学院校与实务部门、在渝高校与国外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合作,全市已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9个,建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海外高校81个;围绕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以仓储、物流、货运代理等企业为重点开展普法宣传;助力中新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举办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讲座和专家论坛,加大对WTO规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力度,促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健康发展。四是服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化“脱贫攻坚·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开展专项普法宣传3.8万余场次,培训农村法治骨干40万人次,在全市农家书屋新增普法图书、挂图、海报12万册;加强民生领域普法宣传,开展扫黑除恶、反诈防骗、生态环保、就业、禁毒、消防等领域专项普法活动7.8万余场次;强化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发布《重庆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法律指引》,制作投放系列普法海报和广播剧,开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15.8万余场次。
(三)以提升法治素养为目标,着力增强市民普法质效。一是抓“关键少数”,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实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把法治教育纳入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要内容;组织22590名新提任领导干部、61954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考试,每年组织50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法治理论考试,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旁听了法庭审判;进一步健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政府聘请法律顾问等制度,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观念和意识。二是抓“源头工程”,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针对性。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每月除国家规定课程外落实2节法治教育课时,高校非法学专业将3学分48学时的法律课列入大学一年级必修课程,实现全市1万余所学校的646万余名学生全面接受法治教育;出台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组织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2万余场次,“宪法小卫士”网络学习测评活动吸引近700万人次参加;推动各级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担任法治副校长,全市共聘用法治副校长3729名。三是抓“最大公约数”,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全国“八五”普法规划起草组多次来渝专题调研,我市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被吸纳为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内容;积极探索“政企社”协同推进的群众普法新路子,在全市打造1万余个“裕农通+金融普法”服务点;深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12348”重庆法网注册用户达50.49万人、微信公众号关注达14.95万人。
(四)以丰富渠道途径为抓手,着力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一是促进法德文化共同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法治精神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打造了“乡贤评理堂”等基层普法样板,开展法治文化活动3.2万余场次;推出法治文化作品1200余件,其中42件获全国奖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州竹琴”编演的法治文艺作品登上了央视“普法大篷车”舞台;努力探索法德相融的文化建设新路径,巴南区开展“德法相伴”工作的创新实践入选全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案例和全国文化建设领域典型案例。二是促进城乡法治一体建设。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全市已有58.11%的村(社区)达到市级建设标准,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2个、市级2125个;在全市82个矛盾纠纷多、治理任务重的社区创新开展“法润社区·司法同行”行动,相关工作信息被中央办公厅《党委信息》采用;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普法活动1.6万余场次,培育了3.3万名农村“法律明白人”,得到司法部领导批示肯定。三是促进行业治理整体推进。出台《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依法治校示范校”市级349所、国家级6所;依法拆除违法建筑63万余平方米,依法整治超标排放车辆3万余辆次;建立涵盖40余个重要行业、2160家重点单位的立体式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体系,确保本地重点网站违法有害信息处置率保持100%;加大食品安全执法普法力度,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四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加强城乡公共普法设施建设,建成法治公园、长廊、广场等阵地569个、普法专栏2万余个,推动1万余个社区阅览室和农家书屋设立法治图书角,利用广告牌、建筑围挡、灯杆道旗等投放法治公益广告超过30万平方米;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打造了“拍案说法”“家事有道”等有影响力的普法品牌栏目,市级媒体刊发普法稿件4.2万余条次,重庆卫视及其地面频道播出普法节目1100余个。
(五)以强化普法责任为重点,着力完善普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普法责任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明确67个市级单位、3000余个区(县)级部门及乡镇(街道)的普法主体责任,形成“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普法责任体系,《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强化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编制《重庆市普法责任清单》,年度普法计划专家评审、跟踪问效、验收评议的工作流程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运行轨道;落实典型案例编辑发布、办案过程法律告知、以案释法宣讲等制度,举办有10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的以案释法宣讲比赛,编辑收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超过6500个,其中1085个被全国案例库收录。二是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坚持贯彻和严格执行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实时掌握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督促各区县、各部门配齐配强普法办事机构和人员;推动各区县政府把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市各区县年度人均普法经费基本达到1元以上;分地区、分行业组建普法专家讲师团,不断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全市已有普法讲师团近400个、普法志愿者49000余人。三是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市政府按照《决议》精神对“七五”普法作出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合力;坚持将普法宣传教育纳入区县和市级党政机关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全市“七五”普法验收评估指标,开展普法工作第三方评估;开展中期督导检查和终期总结验收,促进《决议》有效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五”普法以来,虽然我市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落实普法责任制还有差距。个别区县和部门对普法责任制的新要求落实不到位,普法办事机构虚挂、人员编制紧缺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基层普法专职人员不在岗、兼职人员不履职、经费保障不落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二是普法工作实践创新有待加强。个别区县和部门普法宣传形式载体比较单一,面对网络技术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智慧城市和智慧普法发展的新趋势,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的水平亟待提高。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仍需提升。市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落实机制和成熟的评估体系,学法用法相结合的效果没有充分显现,企业普法、乡村普法力度还需不断加大,市民学法守法实践养成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政府将以统筹推进“八五”普法为重点,按照本次会议审议要求,聚焦普法针对性、实效性,着力在统筹协调、规范制度、推动落实上狠下功夫,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突出普法重点内容。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以及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二是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坚持深入实施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以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为重点,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推动形成法治教育引导常态化、实践养成规范化、制度保障体系化。三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实时普法的专业聚焦、公益普法的系统赋能、精准普法的靶向发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市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四是推进普治有机融合。加强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强化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创建活动,促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五是强化普法组织保障。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强化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年度计划评审实施、执法普法联系点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经费保障和考核评估,促进“八五”普法有效实施。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24426529715002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沈晓明:遵循国土空间...
2024-11-24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
2024-11-242024(第四届)国...
2024-11-24让立法开放之门更敞亮...
2024-11-24以法治温度促进无障碍...
2024-11-24甘肃庆城人大:代表联...
2024-11-24即墨人大:首次开展“...
2024-11-24沈晓明调研岳阳经济社...
2024-11-24开启中秘全面战略伙伴...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