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甲秀楼长联,览贵州三千年沧桑
贵阳甲秀楼被誉为“高原蓬莱仙阁”,是“全国十大名楼”之一。其面朝南明河上游方向的大门两侧,有一副仅次于昆明大观楼长联的甲秀楼长联。此长联作者是贵州省清代二甲第七名进士、曾任云南思安知县的著名楹联作家刘蕴良。这副对联才思奔放、激情洋溢,气势磅礴、恢宏浩荡;语言精练,出典久远,对仗严谨,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因而被列为“全国三大名联”之一、位居第二。对联内容涉及自秦至清代近三千年历史,其中涉及贵州历史人文的内容,让人的视野穿过幽深的历史隧道,纵览了贵州三千年历史沧桑。如今,甲秀楼呈现的是经原贵阳师范学院著名教授李独清删改后的长联,共有174字,而原始长联共206字。笔者将原始版与修改版作了对照,发现内容略有变动,但涉及历史的内容基本一致。在此,且将1915年1月24日《贵州公报》以“我真氏刘蕴良” 署名公开发表的原始版《甲秀楼楹联》抄录如下:
▲《贵州公报》刊登的“我真氏刘蕴良稿” 甲秀楼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粵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起中原半壁。却好把乌蒙箐扫,马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里,锦绣山川。漫云筑壤偏荒,艰与神州爭胜概。
数十仞高凌半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且兰,宗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淹几辈,消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岚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洲咫尺,频呼仙侣话行踪。
下联在描述甲秀楼地理位置的同时,写道:“忆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靖且兰,宗封罗甸。” 此段勾勒了秦、汉、唐、宋时期贵阳故地的历史烟尘。
“僰道” 即秦朝时西南部的一个地名,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大约是因古代此地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史书称 “僰人” 而得名。因“僰” 与“濮” 同音又同义,故又称“濮人” 。僰人主要生活在今宜宾市的长江沿岸一带,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部也有分布。“秦通僰道” ,指的是秦代曾有一条从僰道通往今云南境内的古商道,人称“五尺道” 。今贵州西北部地区先民修通了与“五尺道” 连通的古驿道,这样今贵州西北部先民便可通达僰道。这说明自秦代起,今贵州、四川、重庆三地的各民族先民已通过古驿道 “踏破铁鞋”,肩挑背驮,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这条“五尺道” 到了汉代,进一步延伸到越南、缅甸,商旅络绎,通江达海,联络域外,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由此可见,今贵州境内的古代先民从那时起,就已通过“五尺道” 、茶马古道开始商品贸易。
“汉置牂牁” 意为:古时全国均无现在的省级行政机构,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郡县制。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朝廷在四川西南之地始设犍为郡,管辖范围也有今贵州境内多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朝发兵征讨西南夷,在平息蛮夷的同时置牂牁郡,郡治在古国且兰境内,即今黄平县旧州古镇,将古且兰国辖地置且兰县。牂牁郡领12县,今四川境内的僰道县由原犍为郡所辖改为牂牁郡所辖。这一时期,今川、渝、黔边境地的古居民交往更为稠密。
▲古牂牁郡郡治(现黄平县旧州古镇)。
且兰地带在汉代,已成为夜郎国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修改版的长联下联中有“唐定矩州”句。溯其源,可知当时在今贵阳市一带曾有罗、宋二氏互争等不少纠纷争斗存在,地区动荡不安,朝廷在征服蛮夷、平定争斗之后在今贵阳地盘设羁縻州,名“矩州” 。正如《新唐书·地理志》所云:“武德四年,置矩州。”从而使且兰地带(包括今贵阳地区)得到平安、稳定,此为原始联中“唐靖且兰” 之意。
大唐王朝灭亡后,中国历史步入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彼时,矩州已“树倒猢狲散”,贵州西部的彝族首领便乘虚而入,占领了此地。三国时期,这个部族的首领济火曾助诸葛亮七擒孟获,被封为罗甸王,其后代在乌江以西建立“罗氏鬼国”。五代十国战乱中,济火的后裔首领普贵趁机将势力范围扩张到矩州,并迁都于此,改矩州为“鬼州” 。经四分五裂的动乱之后,赵匡胤一统天下,建立了宋朝,称宋太祖。宋开宝七年(974),彝族首领普贵以鬼州之地请求归顺大宋王朝而获准,赵匡胤封普贵为“贵州刺史”。(大约是赵匡胤嫌鬼州的“鬼” 字不祥不雅,而将鬼州改称“贵州”)据《职方典》记载,当年赵匡胤在下给贵州土官普贵的《赦普贵书》中写道:“予以义正邦华夏,蛮貊罔不率服,唯尔贵州,远在要荒,先王之制,要服来贡,荒服者来享,不贡有征伐之兵,功讨之典……”这一情节便是“宗封罗甸” 之意。
大概因元、明两代,在今贵州境内没暴发过重大的历史事件,虽在明代暴发过安邦彦叛乱,但那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不足挂齿。因而,长联中未见元、明两代贵州的历史痕迹。而到清代,贵州大地就风起云涌、山呼水啸了。从长联中,人们不难闻到战火硝烟、腥风血雨,有上联的“却好把乌蒙箐扫,马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下联的“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等句为证。
“乌蒙箐扫”,指清朝官军镇压又一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起义。“乌蒙”指毕节威宁及云南昭通一带,“箐”指少数民族。滇黔相邻之地称大竹林为“箐”,这一带少数民族多居竹林中,故“箐”成为少数民族的代名词。滇黔交界之地有一片较大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叫猪拱箐。“扫”即扫除、消灭。咸丰、同治年间,由陶新春、陶三春兄弟领导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反清起义军,以猪拱箐地区为根据地向周围扩展,遭遇官军强势反击后退回此地坚守,最后被云南布政使岑毓英指挥的滇军战败。那次少数民族起义就被“扫” 除 ,便是“乌蒙箐扫” 之意 。
“马撒碉隳”中的“马撒”,即地名,但查遍现有正史、野史资料均未找到;修改版将其改为“马乃碉隳” , “马乃” 实有其名、有据可查,说明 “马乃” 即是 “马撒”。“马乃” 有两处,其一在普安县境内距县城30里处。清咸丰十年(1860)初,由张凌翔、马河图领导的回民起义军白旗军,在普安城周围筑起12座坚固的石碉,马乃堡是其中之一。其二在兴义,是咸丰、同治年间彝族首领龙兆吉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军的重要据点,筑有石墙及多处碉堡,现遗址尚存。“碉隳”即起义军的碉堡被镇压起义的官军摧毁。
“鸡讲营编,龙番险扼”这两句,尚未查到具体史料。“鸡讲”“龙番” 均为起义军与官军战斗过的地名。此二句意为一支起义军在鸡讲出败,俘虏被官军收编,官军扼住了龙番险要之地的军事咽喉。
“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可谓整个长联内容最为丰富、精要之句。“双柱”,即原立于甲秀楼西南侧大门外屏障中的两根铁柱,均由镇压两次大规模少数民族起义所收缴的兵器铸成。一次是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至乾隆六年(1740)八月,由包利、红银起自古州(今榕江)的黔东南苗族起义。那次起义人数为十余万之众,规模浩大,影响面广,“苗疆古州、清江、台拱、八寨、丹江、凯里等处无不叛之寨,无不反之苗”,外围还波及平越、瓮安、湄潭、都匀、麻哈、石阡、思南、印江、铜仁等州(县)。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但清廷调兵遣将,征发云南、四川、两湖、两广官兵“会剿”黔东南,最终起义军被血腥镇压于雷公山战役。镇压起义军的最大罪魁就是云贵总督鄂尔泰,他用所收缴的兵器在甲秀楼门前铸起一根铁柱镌刻其功。另一次是嘉庆二年(1707)由韦朝元、王囊仙在南笼府(今黔西南)发动的反清起义。那次起义很快攻占定头、册亨、关岭等地,并引起广顺、定番、长寨等地各族人民奋起反清。起义军攻城略地、战果辉煌,让组织镇压起义的贵州巡抚冯光熊束手无策。嘉庆皇帝遂将镇压之事交由云贵总督勒保全权负责,又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普洱镇总兵书麟率兵驰援。最终,起义军被强大的官府兵力所镇压。勒保收兵回贵阳后,为了记功,乃销所获兵仗,为铁柱于甲秀楼,并刻铭于上:“圣武惟扬,诞及蛮荒。兴义洞洒,挞伐用张。攻成赐爵,苗俗安良。剿抚永制,铭柱重光。”
这两根铁柱,可以说是用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贵州少数民族英烈们的血肉和白骨铸成的。统治者意在“重镌”“ 惊涛挽住”的所谓“功绩”, 以便后世留名,实则成了清朝统治者血腥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铁证。两根铁柱变铁证,躺在贵州省博物馆里,成为一代又一代后人认清封建专制累累罪行的教材。
今天我们品读甲秀楼长联,只能从作者的楹联艺术天才及对贵州山川的热爱之情等角度去欣赏,从文化、文学层面去领悟;而要从根本上摒弃其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及封建主义的价值观,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524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2024-11-28中卫市:多举措强化财...
2024-11-27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开展...
2024-11-27金凤区: 调研国有自...
2024-11-27石嘴山市:调研贺兰山...
2024-11-27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2024-11-27青铜峡市:视察“两县...
2024-11-27强化人大监督质效 助...
2024-11-27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
2024-11-27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