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促文明,让安宁常相伴
正在午休,却被楼下商铺的高音喇叭吵醒;走在路上,被机动车巨大的轰鸣声吓了一跳……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曾遭遇噪声侵扰,被折腾得心神不宁,却又束手无策。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该法对邻里噪声、娱乐健身噪声、室内装修噪声、设施设备噪声、商业经营噪声等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扰民问题作出相应规定,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噪声虽然不像大气污染、水污染那样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威胁,但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其实非常大。有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会造成4秒钟的思维停顿,长时间的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差错率上升。长期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导致情绪低落、睡眠质量降低,还会对心脑血管、消化等身体系统产生持久性、积累性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噪声污染防治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出台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正是呼应人民群众对声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有效举措。新法有很多亮点,比如删除了原来名称中的“环境”二字,明确法律规范的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并在扩大适用范围、加强噪声分类管理、强化社会共治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场舞噪声扰民存在“法不责众”等问题,新法提出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明确监管部门责任,为强化落实提供坚实支撑。此外,除了加大处罚力度,新法强化了源头防控,如增设“噪声污染防治标准和规划”一章,明确规定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强调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等的防噪声距离……种种措施有利于促进噪声污染防治走深走实。
噪声污染防治的推进为行业创新带来新机遇。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发展、新材料不断问世为推动智慧防噪降噪、促进科技惠民提供了支撑。相关行业的创新变革应紧扣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治理的新变化和新需求,积极推出低噪无噪以及具有吸音隔音功能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噪声污染防治是法治课题,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道文明考题。生活中常见的噪声纠纷,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人尚未养成尊重他人、主动降噪的文明习惯有关。厚植噪声污染防治的法治土壤与社会土壤,需要以法治促文明,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噪声污染防治意识,不断涵养遵守规则、敬畏法律的社会文明。期待随着新法深入实施,更多人养成文明习惯,噪声可以早日远离我们的生活,让安宁常相伴。(彭训文)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02/54d926b63eda4fadbbe823c99cec15a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推...
2024-11-24谱写中法文明交流互鉴...
2024-11-24评论员观察|把"书本...
2024-11-24休宁县人大举办皖浙赣...
2024-11-24第八期省人大代表暨市...
2024-11-24李德金赴部分省级公共...
2024-11-24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
2024-11-24让“互联网之光”照亮...
2024-11-24宣恩县高罗镇人大代表...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