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泮水镇
郭 敏
泮水,一个普通的黔北小镇,却文化积淀深厚,清韵幽幽,书香袭人。它款款走进我的视野,是在深秋一个飘着微雨的日子里。
甫进小镇,当街悬挂的毛泽东主席画像,就有让人恍入时空隧道之感,他“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的教导犹在耳际回响。记得他早年求学时,就曾说过:“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业难成。”他的床边总是放着日常爱读的书籍,书香始终伴随着他一生。
紧接着在古老的潘家大院里,我又被雕梁画栋的古建吸引,那饱经沧桑的雕花木灯笼和左右对称前后各异的木雕神兽,仿佛诉说着泮水的人文历史。这里现作为镇政府办公场所,还挂着泮水镇劳动力分市场的牌子,这可是我见到的最古色古香的劳动力市场了。完整的四合院、精美的雕刻工艺足见泮水人技艺的精湛和对文化的尊重,那小小石墩妙趣横生的雕刻,再现了太阳高照下田坝间热闹的斗牛场面,以及荷塘莲叶下鸳鸯的缠绵,还有松林间猛兽逐猎的情景……
泮水镇的潘院、赵楼、字库塔、书画、龙灯花灯及特色餐饮,无不彰显悠久的文化承载。据《遵义67县泮水镇志》记载,泮水场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与曲阜孔庙前的水池同名,足见受西蜀文化和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对潘家大院的由来,修志的张治国老先生娓娓道来。潘家是从四川外迁来的湖北人,看到勤俭持家、辛苦经营一辈子的父母,时常为家道中落导致子女弃学经商而叹息,潘福全立志重振家声,终于历尽艰辛在莫家湾建造起恢宏的潘家大院,而且潘国清“负笈远游以继先人书香之业”(潘氏家谱《由川入黔记》),也学有所成,在当地传为佳话。厚厚的80多万字的镇志,已让我们对蕴涵深厚的文化古镇满怀敬意,作为沙滩文化传人所修之赵楼更是点燃了我的好奇。
历经68载风雨洗礼的赵楼高12米,上下两层,傲然屹立,是泮水中街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一楼全是青条石所砌,上有主人撰写的《赵楼记》,两旁刻有阳文篆书对联:“草阴清石壁,华色淡秋衣”,笔力遒劲,横额是楷书“雪巢宛在,黄鹤飞来”,更显风韵。二楼以青砖、石灰砌成,楼内存有《遵义府志》等。
走在古镇街道,感觉岁月之河静静流淌。老字号“福兴永”酱园的酱醋依旧飘香,王家珍藏着的柳体匾额昭示着昔日的辉煌,少年书画家王胤的作品更添一脉相承的翰墨幽韵。不远处的老式木门旁一副对联写得龙飞凤舞:“喜今朝结成有情伴侣,祝来日同为模范夫妻”,看着屋内夫妻俩擀面条配合默契,也像一幅动人的画卷,不觉驻足,直到那俊俏的媳妇扭过头来。我想这面条一定格外香甜!那丝丝缕缕的面条就像动听的乐谱,还有红纸包的面条与众不同。张老先生给我介绍,每年春节泮水都要举办书画展,义务为群众写对联,还要耍龙舞狮庆贺。红纸包的面条是专为娶亲嫁女准备的,谁家有喜事送上一幅自己的书画作品,主人家最高兴了。他还带我们参观了自己的画室,那是一幢三层小楼,里面如同一个小型书画展厅,真草篆隶无所不有,梅兰竹菊尽添雅意。就在我们兴致正浓之际,老先生还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古籍、发黄的手抄本和他的诗集《实情草》,让大家欣赏。真是“山中无俗气,泮水有墨香”。
沿着蜿蜒的泮水河返回,车至一片绿洲,但见山明水秀,古桥悠悠,我旋即被那水边白鹤的悠闲淡定所折服。这时细细的雨丝又飘扬起来,由细雨晕染了的秋色,呈现一抹朦胧的诗情画意,我静静地体会着“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林无音鸟唱歌”的意境,心灵也仿佛被净化了似的,不禁感从中来:亭亭白鹤清江上,脉脉书香泮水间。古镇群贤多俊气,诗情一缕逐长天。
原文链接:http://www.gzrd.gov.cn/gzwh/499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4-11-24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
2024-11-24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六监...
2024-11-24天柱县州第十五届人大...
2024-11-24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
2024-11-24百名代表履职风采录|...
2024-11-24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第...
2024-11-24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民...
2024-11-24自治区领导在拉萨市调...
2024-11-24
热门资讯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
2020-07-09原平轩岗煤电浩然煤业...
2020-08-20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新来的病人不用中药,...
2020-04-16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
2021-01-1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2020-04-165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
2021-04-27阳奉阴违的轩岗煤电公...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