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用法治力量守护白洋淀碧波安澜

发布时间:2021-12-04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人大

  用法治力量守护白洋淀碧波安澜

  —京津冀晋四省市人大常委会对大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侧记

  文/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

  雄安新区,担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历史重任,承载着党和国家千年的宏图大计,寄托着大国崛起的光荣梦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生态先行,加强白洋淀水资源利用保护,事关雄安新区长远发展,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批示要求,9月7日至9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大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了专题调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君舒、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仲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俊明分别带队参加。

  期间,联合调研组沿着大清河从上到下,行程10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大同市灵丘县车河社区污水处理站、保定市鲁岗污水处理厂、北京市张坊水文站、房山区良乡污水处理厂、独流减河静海段、西青区绿色生态屏障小泊生态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白洋淀烧车淀水质监测国控点,听取了四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并围绕依法保障大清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进一步加强联建联防联治进行了座谈。

  在调研中了解到,北京市和山西省持续加强上游污染管控,大力实施大清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污染源管控,严把产业政策关,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补齐城乡污水处理短板,确保“一江清水送雄安”。河北省制定出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高标准倒逼白洋淀流域工业、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淀区内源污染治理,科学稳妥开展生态清淤、淀区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清洁动力游船替换等治理措施。严格落实上游外源输入管控,大力开展城镇雨污分流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及工业污染整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白洋淀和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白洋淀淀区水质由2017年-2018年的劣V类提升到2020年的III-IV类。今年1-7月,上游河流实际监测的49个有水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IV类标准,其中4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作为雄安新区防洪排涝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市独流减河承泄洪排涝能力对保障上游防洪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独流减河达标治理,极大减轻了“西三洼”滞洪负担,全面畅通了雄安新区、白洋淀等标准洪水下泄通道。组织编制了东淀文安洼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序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全面实施独流减河入海河流综合治理“一河一策”,深化“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大措施,科学调度保障生态用水,推进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独流减河水质明显改善,实现消劣。

  大家一致表示,改善白洋淀和大清河流域水质、强化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的基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有关重要指示批示为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坚持系统性、综合性、流域性治理思路,加强上下游省市间的协作,做到补水治污防洪统筹规划、协调并进,扎实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及防洪建设各项任务,为加强雄安新区和白洋淀水安全提供坚强保障。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找准发挥人大作用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探索创新协作方式,协同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执笔人:毕然)


原文链接:http://www.tjrd.gov.cn/jdzh/system/2021/12/01/0300230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